首页 > 心得体会 > 关于腊八节的感受(精品5篇)

关于腊八节的感受

发布时间:2023-06-03

关于腊八节的感受 篇1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粥里有红枣、莲子……总计不下二十种。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在半夜时分开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这样复杂能不好喝吗?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腊八这天,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以便过年吃饺子用。腊八过后,人们就得选择吉日,打扫卫生了。城市过年与农村过年差不多。打工的大人们盼着过年,盼的是回家团圆;小孩也盼,盼的却是无忧无虑的玩耍,没有人拘束,没有人责骂。孩子们还可以买各种食物、各种玩具和鞭炮。尤其是男孩子,好像不放鞭炮不过年似的。孩子们玩的同时,大人们得去采购年货了。他们必须预备好过年的东西。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在这一天人们基本将年货都预备好了,打开冰箱,鸡鸭鱼肉、糖、饮料、糕点,样样齐全,便有了些年的味道。

  过了二十三,大人们领着小孩去挑选新衣服,等待着新年的到来。多数店铺已关门,回家准备过年了。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关于腊八节的感受 篇2

  提到腊八粥,它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这个节日里吃腊八粥俨然成了一种仪式,仿佛中国人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正月十五吃元宵一样。

  说来惭愧,从小到大我对于腊八节一直是无感的,直到上高二时班上有一位女生写了一篇关于腊八节的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宣读时,我才知道原来世上还有这么一个节日。腊八节里吃粥更是撩拨了许多年来我对自己吃粥的情思。

  小时候我家住农村,那时候烧柴火灶做饭,浸水的米在大铁锅里煮开了,待到米粒似熟未熟之际,拿铁瓢将和水的米粒盛起,倒入一只筲箕里沥干,筲箕下面放一口瓷盆,沥到瓷盆里的水就是米汤了。等到几盘小菜在铁锅里炒好的时候,将锅刷净抹干,将筲箕里的米粒倒入锅中,沿米粒边沿淋入少许水,然后盖上锅盖,大火焖煮,待到米饭飘香时撤火,饭便熟了。

  吃饭时将锅中的米饭重新盛入筲箕,会发现锅底结了一层锅巴,将瓷盆里的米汤部分倒入锅中,微火一熬,香喷喷的锅巴粥就做好了。吃完米饭后,再来一碗锅巴粥,只觉齿颊生香,解馋又解渴,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可惜现代人用电饭煲做米饭,没了米汤,再也难以喝到那香喷喷的柴火粥了。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吃干饭难以下咽,母亲会熬白米粥吃。有时也会撒上两把绿豆,对孩子们来说,那甜糯的绿豆粥就是夏日里难得的佳肴了。当然,吃粥不经饿,撒上两泡尿,肚中便觉空落落的。这时候母亲又摊上两张灰面饼,大家一边嚼着面饼,一边喝着稀饭,倒也吃得津津有味。

  我们这代人生活的条件与父辈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称不上丰衣足食,但在我的印象中,那种饥饿的感觉是的,吃粥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一种饮食方式的调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吃粥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有着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等等食材的八宝粥也开始走进大家的生活。

  如今,腊八节里吃腊八粥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和习惯。

关于腊八节的感受 篇3

  岁事告成,八腊报勤。腊八节在我国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腊八节文化。在这喜迎春节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温习昨天的故事,感悟传统精神的厚重,传承腊八文化,喜迎春节。

  要传承腊八文化的勤俭精神。关于腊八粥,有这样的传说,古时候,老两口过日子,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儿子不争气,媳妇不贤惠,败了家业,腊月初八这天,小俩口冻饿交加。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勤恳持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这个故事警告世人,不要好吃懒做,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生活的永远真理,是事业的永恒真理。勤俭致富,勤俭成业。

  要传承腊八文化的敬畏精神。《说文》腊八节腊八节记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这种祭祀活动,体现了古人的一种敬畏精神,敬畏祖先,敬畏自然。有敬畏才能有和谐,才能有未来。这种敬畏精神,在今天依然有着他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不一定是敬畏神灵,但是,我们必须敬畏自然,敬畏规律,敬畏秩序,敬畏法律,只有在敬畏中奋斗进取,才能有伟大事业。

  要传承腊八文化的爱心精神。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节悄然蕴含着一种爱心精神,这种爱心精神随粥潜入心,让人温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民谚说,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可见,腊八节,就是过春节的序幕,序幕拉开,我们要在弘扬腊八文化中,传承我们优秀节日传统文化,为我们今天新时代的奋斗输入精神能量,喜迎兔年春节的到来。

  腊八节,历史悠久,记载繁多,传说纷纭,在这记载中,雕刻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在这传说中,寄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怀。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一个文化的载体;每一个民俗节日,都是一个中华精神的时间丰碑。在传统民俗节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天时地利人和,从这些美丽节日出发,我们的奔跑更有力,我们的追梦更精彩。

关于腊八节的感受 篇4

  今天是农历己亥年腊月初八,传统的腊八节如期而至。

  腊八节特有的韵味已四处弥漫:红红火火的商场里售卖腊八节的各种食材,微信朋友圈关于腊八节的问候祝福已然刷屏,腊八粥、腊八面、腊八蒜……不可抗拒地走上了不少家庭的餐桌。

  腊八节,俗称“腊八”。俗语称:“小孩小孩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逢腊八这天,各地有熬腊八粥、吃腊八蒜、晒腊八豆腐、煮腊八面、吃腊八冰等各种各样的习俗。史料记载,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这被看作是“腊八节”的由来之一。西汉戴圣所编《礼记·郊特牲》中辑录:“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可见腊祭是腊八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科学技术极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魔力有着神一般的敬畏,就连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都被看作是五位家神,要像祖宗一样恭而敬之。人们在自然力面前的渺小,极需要抱团的力量与之抗衡。反过来,团结凝聚、奋发图强,就成了不少传统节俗的内核。形成文化、代代传承。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喝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这些口口相因、代代相传的歌谣,传递着幸福的向往、寄寓着美好的憧憬、营造着快乐的氛围、召唤着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文明流淌不断的源头活水。

  我们祖先将岁终之月称为腊月,“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此外,“腊”还有“逐疫迎春”之意。“腊”亦通“猎”,用猎获之物祭祖祭神。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已不允许将尖矛利器随意对准动物,很多物种成了重点保护的对象,这是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结果。但腊八节的丰富内蕴,还需要传承弘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的节日文化就是璀璨的一章。传统节日之所以千年传承、生生不息,本身就说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我们理应借助这种力量,展示和弘扬传统习俗中蕴含的文化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迷恋,凝聚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历史积淀与思想宝库,是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因密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创造惊艳世界的奇迹。从这点出发,就能看到弘扬传统节日习俗文化内核的重要性。

关于腊八节的感受 篇5

  元旦刚过,马上又迎来了腊八节。凌晨五点,雍和宫前便排起了“长龙”,等待“开门施粥”,还有人特地从内蒙古赶来,就为这一口“彩头”。一大早的雍和宫,人气满满,喜气洋洋。

  雍和宫“施粥”的传统,出现在清代雍正年间。雍和宫原本是雍正做亲王时的王府,雍正登基后,改为了行宫。雍正三年,雍和宫铸造了一口千人大铜锅,之后,每逢腊八节,雍和宫便会用这口锅煮腊八粥,分给王公大臣。至此之后,雍和宫“施粥”就成为了一种典仪。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只是,“施粥”的对象不再是“王公大臣”,而是每一个走过路过的“你我他”。雍和宫的粥能够吸引人,靠的可能不仅仅是一碗粥。腊八节原本是先民们的感恩之礼,随着历史变迁,衍生出了祭祀先祖、喝腊八粥、制腊八豆等习俗。在古代,腊八的意义,就是赶在过年之前,农人休息、游子归家,一家人安享团聚的温馨。而现在,虽然中国各地的腊八粥制作方法各有不同,过节的习俗也有差别,但只要提到这个节日,提起腊八粥,还是能够勾起每个人心中,家的味道、家的温暖。这些“粥友”里,有不少是来北京打拼的“北漂”,他们在工作日一大早赶到雍和宫,奔的可能就是腊八粥里蕴含的“家的味道”。共同的历史造就了共同的记忆,共同的文化将五湖四海的人连在了一起。

  生活是节日的创造者,也是节日的传承者。为了赞美团圆,我们发明了元宵节,为了纪念英烈,我们发明了端午节,为了庆祝丰收,我们发明了中秋节。传统节日记载了从先人到我们,从农耕社会到现代文明,一路沉淀下来的情感依托、精神价值、伦理观念、文化内核,也正是这些情感、精神、伦理、文化,创造了今天的我们。

  悠久的文化总是有着无穷魅力。今年腊八节的报道称,这次雍和宫“施粥”的活动现场,还看到了一些外国友人的身影,浓浓的节日氛围让他们忍不住去“一探究竟”。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力量,它不仅可以凝结“自己人”,也可以吸引、影响、融合其他文化。

  中华文化发源于河流,壮大于农耕,阴阳相合,柔中带刚,温暖而有力。我们重视家庭团聚,也鼓励闯荡四方,我们不忘追溯先人,也将目光望向未来。就像腊八节,本来是为了小家团聚,后来衍生出“施粥”的习俗,彰显着“天下一家”的情怀。中国节日的温暖美好、包容豁达、源远流长,正如中国的文化。

相关内容
  • 汽车拆装实习报告(精品3篇)

    力的事。在这个短暂的一个星期内,我学到了课堂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在意志品质上得到了锻炼。时光匆匆,转眼为期一周的发动机拆装实训结束了。...

  • 金融企业会计实训心得体会_金融企业会计实习工作体会(精品3篇)

    实训课上,为学习点钞,老师在电脑上播放的视频,里面的银行点钞员那高超的点钞技能,让我惊诧不已,原来钞票还可以这样的四指拨动,只见她们那熟练地用左手手指固定好点钞券,右手四指如飞,一次四张,让人目瞪口呆。...

  • 2023财务工作心得体会(精品31篇)

    财务工作是一个非常严谨细心的一门职业,需要不断的自我总结才能做的更好,回首在二七项目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学习中我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了以后能更好更有效的完成...

  • 关于幼儿园教师心得感悟(精品30篇)

    在忙忙碌碌中我们的这学期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真是有喜又忧.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琐碎的,细小的.但我热爱我的职业.在工作中,我对每一件事情都认真负责,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以提高孩子的自我...

  • 少年儿童社会实践营活动心得(精品29篇)

    开学一半,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愈加了解留守儿童是什么样的有群体,也让我为他们感到心疼。这个世界总是会有这样的一个群体,尽管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可是社会也也越加的残酷。...

  • 教师心得体会2023年范文(精品31篇)

    我也是一名教师,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奉献、钻研和甘做人梯。...

  • 《高老头》读后感800字(精品3篇)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闭上眼睛,眼泪落了下来,也不晓得这是第几次流泪了。阳光下,这滴泪在哪本书上滚动,发出闪闪的亮光,仿佛在讲述这个悲惨的故事——《高老头》。...

  • 关于2023电影《中国女排》观看心得感悟作文(精品31篇)

    如果说起令国人自豪的体育项目,除了乒乓球之外,中国女排必然是不二之选。从五连冠时代开始,中国女排给刚刚走上崛起之路的中国体育带来了无数的激情与荣耀。时至今日,“女排情结”、“女排精神”依然诠释着国人对这支队伍的偏爱。...